【印度神話再述】羅摩王死亡事件:猴神哈奴曼的生死課題

『未來,還有會更多的戒指落下,所幸地下界有足夠大的空間,可以容納羅摩王丟下的戒指。』
 
劫的循環,永無止境;同樣的戲碼,一再上演。
生來即是死;死後又會重生。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故事主軸,圍繞著羅摩王子一生種種的歷險與經歷。在印度典型的思維中,有著理想英雄之稱的羅摩,為了恪守『利益君王與父母』的法教(dharma)規範,於是帶著他心愛的妻子悉多、友愛的弟弟拉克什曼,開始了長達14年的森林流亡生活。而後,隨著悉多被好色的魔王羅波那(Ravana)綁架,猴神哈奴曼(Hanuman)加入了羅摩聯盟;一場驚心動魄、邁向高潮的戰鬥與冒險旅程,於是開啟。《羅摩衍那》中的核心人物群,在印度與其他許多國家,如東南亞各國,受到了無數代人們的崇拜與喜愛。尤其是羅摩王子,不論是在他暇滿的黃金時期,或者是充滿苦難的艱難時期,始終展現出穩定的人格特質。他示範著如何遵守法教,當遇上矛盾兩難之際,該做出最合適的抉擇、且積極行動。也因此,跟著羅摩腳步,人們感受到了心中的理想與共情;即便是已經趨近完美的羅摩,也需要經歷無數的磨練與苦難,方能成為成熟之人。

猴神哈奴曼雙手托著羅摩王的左腳,以表達忠誠與敬重。
『羅摩、悉多、哈奴曼』,約1765-1770,作者未知。不透明水彩,來自印度恰姆巴,收藏於英國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

羅摩王的死期

在《羅摩衍那》中,羅摩被描述為印度教的保護神-毗溼奴的第七個凡間化身。不論是他的誕生、養成、成婚、流放、打敗魔王,光榮返鄉、拋妻獲子等歷程,皆被詳細記載、被大眾廣泛知曉。然而,當榮耀集於一身、一切都塵埃落定之時,這位理想國王,又是如何結束他的一生呢?這部份在史詩中,並沒有提及,但在印度民間故事的流傳中,羅摩王的死亡事件,連帶著猴神哈奴曼的覺醒,無疑是個迴盪於世代人心、令人深刻省思的教導。

繼續閱讀 “【印度神話再述】羅摩王死亡事件:猴神哈奴曼的生死課題"

【印度神話中的致富祕笈】:吉祥天女與不吉祥天女

排燈節相關系列文章 (二)

最新一代影視版的不吉祥天女-阿拉克希米的造型非常視覺系,比起印度傳統的陰暗特質,更多呈現出西方文化裡陰暗人格之黑天鵝的味道。(Malika Singh)()

先前在介紹排燈節(Diwali)的文章中提到,財富女神又稱吉祥天女的拉克希米(Lakshmi),不僅是在排燈節節慶中扮演關鍵角色;且由於財富又吉祥,在南亞文化地區普遍倍受崇敬與歡迎。

然而,相較於拉克希米的盛名遠播,她的姊姊阿拉克希米(Alakshmi)便鮮少被人提起。

是的。吉祥天女拉克希米有個親生姊姊,她的名字叫做不吉祥天女;阿拉克希米。

繼續閱讀 “【印度神話中的致富祕笈】:吉祥天女與不吉祥天女"

【2021印度節慶】 排燈節系列文章(一): 帶來財富與吉祥的拉克希米女神 Lakshmi

願您沐浴於排燈節(Diwali/ deepavali)所帶來的光明,享有愛、光芒與富裕。
所有符合內在真實的願望都能顯現!
( 圖片)

象徵光明與富饒的排燈節

根據印度傳統曆法,依據月亮的軌跡計算,約莫每年的十月底至十一月中的期間,是雨季收穫過後,總計算年度收支的日子。同時也是新舊交替之際;為了期許有個更光明豐收的來年,南亞老祖先有智慧的『以光明許願,來渡掉黑暗』、『以流動金錢與感恩來創造富饒』、『以每日不同的儀式來界定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個時期,在印度南亞地區,一盞盞成千上萬的油燈排列著,除了呼應傳統故事中,歡迎國民英雄羅摩王子(Rama)的歸來;或歌頌慶祝克里希納(Krishna)的英勇屠妖(Narakāsura)。這熒熒燭火所燃起的光明,同時也象徵著內在的自省、抵達心靈的寧靜;顯示了南亞子民時刻與宗教修身信念同在的生活哲學。

繼續閱讀 “【2021印度節慶】 排燈節系列文章(一): 帶來財富與吉祥的拉克希米女神 Laks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