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典舞系列一】印度表演藝術聖經:《樂舞論》Natya Shastra (上)

本文發表於2019年8月2日南亞觀察站 【印度古典舞系列】
https://southasiawatch.tw/印度表演藝術聖經:《樂舞論》natya-shastra

《樂舞論》是印度表演藝術聖經。
photo: Niki Saraswathi

印度聖者婆羅達牟尼(Bharata Muni)所著的《樂舞論》(Natya Shastra)一書,是闡述印度古典舞蹈、音樂與戲劇等理論的權威文獻,被後世視為印度舞蹈聖經。《樂舞論》的歷史據信起源於西元前 200 年到西元 200 年期間;首先是經由口傳,最後才以梵文書寫成冊。據說《樂舞論》一書中所教導的表演藝術理論、重要精神與法則,是由創造神大梵天(Brahma)直接傳授給聖者婆羅達牟尼,再經由其書寫匯集。《樂舞論》的經典地位,等於是大梵天傳授給人類的第五個吠陀經;再經由藝術家歷經幾個世紀的實踐經驗,透過其世代口說傳統與師徒制度來傳遞這寶貴的傳承。《樂舞論》書中主要以婆羅達牟尼與前來請益的學生之間鬆散的對話形式為紀錄。《樂舞論》一開始就講述了印度戲劇起源的神話,展現出舞蹈與戲劇為印度文化的核心角色。這部經典的起源附著了一則神話傳說,但作品本身卻非常實際。《樂舞論》至今仍是印度舞蹈與戲劇的古典形式的重要基石,也可能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全面性的舞蹈戲劇經論。
《樂舞論》共有36章節,被公認為印度藝術的基石,影響範圍廣泛,包括了印度音樂舞蹈、雕塑、繪畫和文學等。

戲劇基本理論與型態

《樂舞論》認為戲劇的起源,在於當世界從印度教經典記載的黃金時代(KŗtaYuga)結束後,人類社會開始衍生衝突矛盾;因此戲劇是一個呈現衝突的起因及其解決之道的迷你教程。將故事轉換成戲劇性的情節,這個作法建立在一個單一性元素的基礎上;這有助於衝突元素精細的鋪陳、連結和結束。每部全面性的戲劇包含了5種步驟歷程:「開始」、「努力與作為」、「能夠達到目標的可能性」、「遇到障礙與可能解決之道同時產生」和「最後結尾」的產出。其中每一個步驟都具備了十幾種不同的戲劇性事件和情境,來顯示角色的行動。而主角通常是英雄、國王或王子等尊貴之人。另外,大量充分地使用戲劇所需的道具,也成就了完善表達情感的因果關係。

《樂舞論》中共描述了15種類型的戲劇,且有一套由1到10種的基本戲劇演繹動作。若一套完整的戲劇包含了5個或超過5種基本戲劇動作,就屬於歷史類或虛構小說類。另外還有8種類型的短劇,從1到4種動作,例如:具有英雄氣概的、悲劇或喜劇的、諷刺性的獨白、街頭戲以及其他三種與神、惡魔相關的古老戲劇。還有一種獨立於上述8種類型的短劇,叫做「輕鬆戲」,這是具備四幕架構但屬於次級的小品,通常以真人角色為範本,虛構出議題敏感的幽默喜劇。整體來說,戲劇風格方面則分成優美、充滿活力、華麗盛大和口語表達4種類型。

拉莎美學理論  Bhavas and Rasas 

《樂舞論》舞蹈戲劇理論中,有一大部份涉及了Bhavas情緒的模仿和演繹,以及從其中產出的拉莎Rasas美感經驗,以此同時啟發表演者與觀看者。Bhavas,是一種心智呈現的狀態,通常被解釋為情感、感覺或情緒等;而Rasa拉莎一詞,則意指萬物的精華本質、種種滋味。《樂舞論》中共描述了8種拉莎Rasas和49種Bhavas情緒情感;必須透過Bhavas情感能產生出相應的拉莎美感經驗。也就是說Bhavas情感與拉莎兩者緊密相連、相互交織,密不可分。

主要基本的Bhavas情緒情感和拉莎美感經驗各有8種。在觀察和想像這些情緒時,觀眾會隨著表演者的演繹,經歷這8種主要的情緒,從中升起了相對應的8種拉莎美感經驗。每一種拉莎對應到不同的顏色且與吠陀神靈相關連。《樂舞論》以非常細節和強調各自特點的方式,對Bhavas情緒情感和拉莎進行分類,而這種模式持續影響南亞與其他亞洲地區好幾世紀以來的表演傳統。

到了8世紀,後人增加了第9種拉莎――寧靜(Shānta-rasa);顏色為永恆白色,代表神靈為保護神毗濕奴。寧靜拉莎作為最後一個拉莎美感經驗,同時也是最清晰、以美學形式所展現的狂喜或極樂境界。寧靜拉莎被比喻為寶石項鍊的軸線;雖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可能不是最吸引人的,但做為賦予項鍊形狀的軸線,串起了其他8個拉莎寶石。寧靜拉莎經常被比喻為瑜伽修行者經歷的自我實現與極樂狂喜境界,但兩者絕非全然相同。

(未完待續)【印度古典舞系列一】印度表演藝術聖經:《樂舞論》Natya Shastra (下)

延伸閱讀:💕🌹[一次給你八種女友:Ashta-nayika 印度《樂舞論》中,女性的基本八種戀愛型態]


© 此篇文字著作權屬於Niki Saraswathi ,若須引用,請先告知。
© 2019 Niki Saraswathi All Rights Reserved

勿擅自挪為己用,如:個人文章發表、講座、上課講義、表演文宣等任何商業或非商業用途。
請參閱: 部落格常見錯誤著作權概念及常見授權方式』

【印度古典舞系列一】印度表演藝術聖經:《樂舞論》Natya Shastra (上)” 有 2 則迴響

  1. 引用通告: 【印度古典舞系列一】印度表演藝術聖經:《樂舞論》Natya Shastra (下) – Niki Saraswathi 南亞藝術傳承在台灣

  2. 引用通告: 到底吃了什麼?南印度喀拉拉邦的『手抓蕉葉飯』(Sadhya)! – Niki Saraswathi 南亞藝術傳承在台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