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24 受邀至清華大學進行印度文化講座,講述印度兩大史詩相關的社會文化效應。這是專門為清大準備的新的講題,於是盡責地寫了將近70頁的簡報,最後只講了20幾頁左右。與預期輸出的份量落差頗大,但分享過程非常愉快。講到受到史詩神話影響,所產生出新穎的文化創意產業似乎是個亮點。
第一次到清華課堂與大學生分享印度文化,非常的開心。
清華大學設有印度研究中心,且長年耕耘進行印度與台灣之間的交流以及國際情勢與文化的分析,這或許讓學生近水樓台的對印度這個國家的興起,更加敏感吧。
私下與參與課堂的理工科同學閒聊,好奇詢問為什麼修了這門一早八點鐘上課的印度文化通識課?聽聞今天的講座覺得如何?
同學表示,藉由講座更加清楚了印度文化史詩等內容,這些是原本比較沒有涉獵到的部份。會修習印度文化課,是因為了解到印度的IT產業以及其他經濟產業的快速崛起,讓他對印度感到好奇,希望藉由了解印度,能夠把握國際發展的先機。
聽起來真的很不錯呢!

古希臘的敘事讚美成就,聖經敘事著重紀律與服從。
那麼印度的敘事思維著重什麼呢?










結果同學反應,覺得提到Akshay Kumar 主演,對宗教重新思維的電影『我滴神啊』(OMG)覺得最有趣。
Reblogged this on Niki Saraswathi 南亞藝術傳承在台灣.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