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Michael Romanov
https://unsplash.com/photos/lo7E1D5w4RI
尼泊爾王室謎案之回顧
平日版主愛追的懸疑案件視頻,昨日竟然講起了尼泊爾王室血案案件;這起令人不忍直視的謎之案件,影響尼泊爾整個國家社會至深,也喚起了版主當年為過路觀察員的陳年回憶。
血案發生於2001年六月;版主初次造訪尼泊爾於2003年一月,比起版主家人於2002年冬季造訪尼泊爾更晚一些時日。
至今還深深記得當時與雪山小國的初次相見的情境:
2003年初,雖然整個尼泊爾仍保有古國的純樸,但對於一個初來乍到的訪客來說,還是敏感地感受到了,整個國家有種『元氣大傷』的感覺。
這種『元氣大傷』的感覺,更細緻一點形容,比起失戀更加活生生的脫掉一層厚皮、處於一種敏感傷痛,無法避免轉變的風雨前的安靜。
也因此當年在加德滿都各個古老廣場廟宇四處走動時,隱約感受到一股原本穩定、穩健的精神力量,正在逐漸鬆動中。(各位看倌看到此,大概以為版主是在做夢寫小說吧==~~)
當年一路上所遇見的尼泊爾朋友們或停留的店家、旅店等,都還在強烈的緬懷已故的國王,整體散發出一股已過了強烈悲傷情緒後的落寞感。
以身歷其境的觀察員視角:2003那年還是平靜樣貌的古都加德滿都以及讓我能清晰的對望雪山的波卡拉,應該就是版主這輩子記憶裡,曾經最美麗、最令人懷舊的尼泊爾樣貌。
而後,於2004年冬季,王室血案的傷痛與悲憤,開始發酵且浮出檯面。整個尼泊爾民風丕變,政治內鬥與突然蓬勃的外來商業活動齊發,讓尼泊爾沒有了平靜。街頭出現抗爭罷工、電視裡傳來的是從沒停過的爭執辯論;尼泊爾境內大量湧入一批又一批中國觀光團,帶來龐大且快速的商機,也快速地在消磨毀壞樸質的人心與古老的文化資產。
2006年,不少尼泊爾店家繼續懸掛著前國王一家的照片,仍然緬懷著過往對前王室的情感歸屬感以及信任。對照當下對於新國王不信任以及社會轉變的茫然與,形成極大的矛盾對比。
毛派興起,連在街上好好走路都成了奢望。罷工抗議越演越烈,街頭上不時出現放火攻擊。在這樣混亂的環境下,尼泊爾人仍舊不放棄營業;商業活動的背後,流露出的是更多的焦慮不安與否變。

Photo by Sanjay Hona
https://unsplash.com/photos/XAHCmk14JfU
加德滿都開始出現了肯德餐快餐、保齡球館;波卡拉蓋起了shopping mall。
與印度的古老、現代混合的生活模式不同,尼泊爾有其接近雪山、無可取代、與眾不同的靈氣,在此關鍵時刻全然被打破。這個據說『神比人多的國家』,從此神大概也都搬離,徒留一個人間修羅場讓芸芸眾生充分歷練一番。
當初誰也沒想到,一樁令世界震撼的王室謎樣血案,竟然造成後續一連串無法阻擋命運般的變異發展。這可說是一個終點,也是另一個關鍵的起點。
那些年間,眼見討人厭國王的繼位、與人民和毛派對幹,接著放棄王位。這位沒人緣、面相令人嫌惡的賈蘭德國王,年輕時眼神中也是有著光芒,看似對尼泊爾有著抱負志向。不知何時開始,眼中的光明不再,最終悲劇性的走向末任君王之路。
多年後傳說中引發血案的女主於印度接受訪問:
https://www.lama.com.tw/content/meet/acto.aspx?id=1527
南亞觀察站 尼泊爾國情簡介:
http://southasiawatch.tw/%E5%9C%8B%E6%83%85%E7%B0%A1%E4%BB%8B-%E5%B0%BC%E6%B3%8A%E7%88%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