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 Offering: the Mythic story of Vamana and Mahabali

毗濕奴化身的侏儒行者婆摩那,要求巴里王允諾三步之約,必須先以水儀式將其權利轉移。 巴里王身後的上師蘇卡拉比起食指示警,極力阻擋。(圖片)
巴里王的流水儀式象徵權利、資源與財富的轉移。這是允許分享的展現,也是說明,資源是流動性的,無法被長久壟斷的。
幾個月前,台灣面臨了半世紀難得一遇的久旱;而近幾日來卻遭受颱風與西南氣流影響,全台水滿為患。從最近的世界新聞中也能聽聞得知,近期內全世界不同地區與國家,包括了印度南亞,也陸續接連飽受洪災之苦。洪水的衝擊帶造成了無情的毀壞,也隱藏著重生的契機。破壞與再生之間的更迭,如同水的流動,輪流反轉、不斷地更替著。水一向與生命息息相關,任何人類文明的起源,皆仰賴水而起。南亞文化為世界古老文明之一,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清楚分界的乾季與雨季,讓南亞子民最能知曉體會到水的力量與特質。因此也在其神話中,充分展現出水元素的豐富性。
在印度神話中,整個世界被視為如流水般、極具流動性與變化。有時它呈現出一池沈積污泥的水塘,能長出風雅脫俗的蓮花;有時化為湍急奔放的河流,極具威脅性地要沖毀大地。更多時刻,則是溫和的河川溪流,滋養出肥沃的土地。而水最終將流回大海;如同大海為孕育萬物的起點:生命從哪裡開始,就於何處結束。
提到印度神話中關於水的故事,哪些精彩的片段浮現在你的腦海中?是保護神毗濕奴(Vishnu)化身為摩蹉魚(Matsya),教導人類始祖摩奴(Manu)建造大船,躲過洪患?還是每到排燈節(Diwali) ,特別受到歡迎的財富女神拉克希米(Lakshmi 又名:吉祥天女),捧著水流般嘩啦啦、金燦燦的金幣珍寶,在萬眾矚目之下華麗現身的一幕?亦或是創世界初,天人與阿修羅比拼著豆大的汗珠,在此起彼落的吆喝聲中,奮力攪動著乳海,被迦納蛇吐血吐了一臉、轉動的烏龜七竅生煙,烏煙瘴氣的搞笑畫面?

來自印度東北阿薩姆邦的古典舞蹈薩特里亞(Sattriya ),主要以毗濕奴運動的奉愛信仰為其中心。舞者演繹毗濕奴化身的侏儒行者婆摩那,將巴里王踩回地界的一幕。(圖片)(延伸閱讀:『阿薩姆的靈性瑰寶:薩特里亞舞蹈Sattriya』 )
水元素在印度神話的意象中充滿了多樣性與多變性,今天就來跟各位分享一則關於水為贈禮的故事。
上文提到創世界之初,天人與阿修羅在天神們的指導下攪拌宇宙乳海;眾志成城之下,攪出珍貴的不死甘露以及各種珍寶。由於不死甘露浮現的位置,靠近阿修羅而遠離另一端的天人;意圖獨占的阿修羅,第一時間奪走甘露。眼看天性好妒、好於生事的阿修羅就要將甘露一飲而盡,為了守護宇宙三界的平衡,保護神毗濕奴化身為妖嬈的天女摩希尼(Mohini)誘惑阿修羅,協助天人拿到了不死甘露。自此,受到如此屈辱的阿修羅,嫉妒的天性更是無以復加,發誓與天人不共戴天,時時覬覦天界的權勢,隨時想取而代之。(關於摩希尼女神誘惑阿修羅相關故事與舞蹈藝術的延伸閱讀,請至『嬌媚的幻相女神:摩希尼亞坦舞蹈 Mohiniattam』)
阿修羅本身雖有心性上的缺陷,其本質還屬於良善;其執著的性格,用於單一目標上,也能變成是努力不懈的優勢。加上所處的阿修羅界為地下世界,亦是三界財富的寶庫處,資源相當豐盛;因此在神話故事中,阿修羅可說是非常富裕、典型的財富自由。反之,天人天生聰慧,屬於天之驕子,卻容易沈於逸樂,玩物喪志。自攪乳海事件之後,每一屆的阿修羅王不忘耳提面命,叮囑繼任的新王來自天人的恥辱不可忘。幾經多年的精進,終於時機成熟,出現了一位資質非凡、實踐了所有苦行的修羅王—巴里王(Mahabali)。巴里王在上師蘇卡拉(Shukra)的指導下,在一次與天人的戰役中終究擊敗了天界,成為了新三界之王。
好鬥的阿修羅即將掌管三界,不但天人不爭氣的慌了,眾天神們也開始擔憂起來了。巴里王雖然是位優秀國王,但他的成功卻嚴重地打亂了宇宙的秩序。所謂法則,即是依循著自然的規律,不論天人或阿修羅,所有萬物皆是輪替性的有起有落;如同月圓月缺,潮起潮落,四季有秩序的輪流替轉等。在這樣無形的規律大網中,自然運作著成、住、壞、空等宇宙之舞。而如今一向居住在地面下的阿修羅,一躍成為三界之王,意謂著天地顛倒,整個三界都將陷入混亂。

位於南印度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的世界遺產,建於八世紀的帕塔達卡爾(Pattadakal )紀念碑上,展現了婆摩那三步內收回三界的神蹟故事。(圖片)
於是,天人們趕緊齊聚天界,對著天哭喊著;
毗濕奴微張著雙眼,聽聞知曉著所發生的一切;在舉起手應允的瞬間,已經化身為小婆羅門婆摩那(Vamana)來到人間。
婆摩那不疾不徐、帶著自信安定的微笑,眼睛裡透露出身為保護神堅定的光芒。他一步步走向正在進行火供的巴里王。
正專注祭祀的巴里王立刻感受到眼前一道光明,於是不自覺地抬起頭來,看看所來何人?
『來了一個小婆羅門』,參與火供的眾修羅們說道著。
『他的腳步,有著閃電一般的力量,能殺死修羅』
『他的傘覆蓋著吠陀經』
巴里王說道:『這神一般的光芒從哪兒來?這小男孩打從哪兒來?』
一旁的上師蘇卡拉也注意到了這位氣宇非凡的小男孩,立刻起了疑心。
以托缽僧的姿態出現,婆羅門男孩卻渾身散發著高貴氣質,讓巴里王不禁起身禮貌詢問。
巴里王:『男孩,你從何方來?』
男孩:『來自四方。』
巴里王:『你叫什麼名字?』
男孩:『萬物皆我名。』
巴里王:『你想要什麼?』
男孩呵呵笑道:『您能給得起我什麼?』
巴里王:『你想要土地、王宮還是小公主?』
男孩認真道之:『我對俗世之物沒有興趣。但如果陛下能贈與我三步內能走完的土地,我將心滿意足。只有三步、只須三步就好!』
為了展現國王氣度,巴里王默默應允。事實上,他是無法拒絕對著他開口請求的毗濕奴化身。巴里王心想著:一個小個頭的男孩,他所踏出的三步之地,能有多大呢?於是乎,他起身,毫不猶豫的轉身拿出一只裝滿水的銅壺。滿水的壺即是象徵著君王所擁有的財富與資源。
上師蘇卡拉見狀趕緊向前阻攔:『巴里王,不可以答應!這不是普通小孩,這是毗濕奴!不能答應祂任何請求!』
巴里王聽聞,看了小男孩一眼,男孩隨即露出一抹迷人的微笑。
巴里王笑道:『毗濕奴怎會化身為托缽僧來到我面前?身為國王,我怎能拒絕一個小托缽僧的請求?』
巴里王不聽勸的提著銅壺,準備進行流水贈與儀式。倒水,則是象徵給予權利,同意分享財富與資源,將以供養形式轉移給他者。
突然間,奇怪的事發生了!不論巴里王怎麼試,銅壺竟然不論如何都倒不出水來!
原來是上師蘇卡拉,眼見無力阻擋巴里王執意贈與,便使用神通力將自己變成了一個小小人,躲入了壺中,堵住壺口,阻擋水的流出。
他以為如此舉動,能夠保住阿修羅王們好不容易掙來的一切。
巴里王不明無法倒水的原因;但毗濕奴卻看穿一切。

同樣位於南印度卡納塔克邦(Karnataka),建於七世紀的巴達米洞穴寺廟(二號洞穴 Badami cave temple)的浮雕,說明巴里王同意流水贈禮於婆摩那。(圖片)
於是,男孩說這是個小問題,他能處理。只見男孩拿出一支草枝,輕輕的刺入壺嘴口,同時刺瞎了堵在壺嘴上的蘇卡拉的一隻眼睛!
壺內的蘇卡拉瞎了一隻眼,再也無力阻止命中註定必須給出去的東西。

壺內的蘇卡拉堵住壺嘴口,企圖阻攔水之贈禮流出。婆摩那見狀,拿出草枝刺通壺嘴。(圖片為電影畫面截圖,根據著作權,為合理使用範圍)

傾倒出嘩啦啦的流水,象徵資源與財富的贈與。(圖片為電影畫面截圖,根據著作權,為合理使用範圍)
巴里王倒出了水,象徵允諾了三步之約。
男孩笑:『我現在要走三步了。』巴里王點頭。
男孩沈穩的盯著巴里王。瞬間,小小身軀不斷長高、長高、再長高!直到頭頂到天界,腳丫子變得十分巨大!
男孩問:『現在你告訴我,我該從哪裡開始走這三步?』
巴里王震驚不已,隨即了悟了自己的越矩,當下跪地虔敬懺悔。
男孩婆摩那一腳踏在天界,一腳踏在人界,最後一腳踏在修羅界。
三界,在三步之約中取回。
最後一腳將巴里王踏入地界,回到修羅世界,不再越界。
毗濕奴化身為婆摩那和巴里王鬥智交手的有趣故事就此結束。
故事中,巴里王的流水儀式象徵權利、資源與財富的轉移。這是允許分享的展現,也是說明,資源是流動性的,無法被長久壟斷的。巴里王雖被逐回地界,但並不代表永無回升起之時。如同季節會改變、潮起潮落,巴里王也有回到地面之際。事實上,本身就代表著豐盛與富饒的巴里王重返地面時,便帶來五穀的豐收。同時,財富女神拉克希米也隨之而起。因此人間總是歡喜迎接著巴里國王的到來,在人界也代表著豐收的季節。
每年約八月底、九月初之際,南印度喀拉拉邦總是盛大的歡慶著歐南節(Onam),其為當地每年非常重要的慶典。喀拉拉邦人相信,在歐南節期間,巴里國王以及毗濕奴化身的婆摩那,將會造訪喀拉拉邦,將會帶來水即財富的慶豐年!

巴里王在喀拉拉邦每年一度歡樂豐收的歐南節!(圖片引用處)
此外,在南亞各國廣泛慶祝的排燈節期間(約每年的十月底至十一月間),傳統上,人們點起了燈,燃放爆竹,以及灑了甜食;除了歡迎財富女神拉克希米的蒞臨外,也包括了紀念同樣有錢的巴里王喔。
註:傳統故事裡,也有將婆摩那描述為侏儒的說法。
© 此篇文字著作權屬於Niki Saraswathi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與作者。若須進一步引用,請來信詢問。
© 2021 Niki Saraswathi All Rights Reserved
勿擅自挪為己用,如:個人文章發表、講座、上課講義、表演文宣等任何商業或非商業用途。
引用通告: 到底吃了什麼?南印度喀拉拉邦的『手抓蕉葉飯』(Sadhya)! – Niki Saraswathi 南亞藝術傳承在台灣
引用通告: 【2021印度節慶】 排燈節系列文章(一): 帶來財富與吉祥的拉克希米女神 Lakshmi – Niki Saraswathi 南亞藝術傳承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