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典舞系列五】美和恩典的雕像:奧迪西舞蹈 Odissi(下)

本文發表於2019年8月23日南亞觀察站 【印度古典舞系列】 
https://southasiawatch.tw/【印度古典舞系列五】美和恩典的雕像:奧迪西舞/

上集連結處【印度古典舞系列五】美和恩典的雕像:奧迪西舞蹈 Odissi(上)

挑戰著人體工學的三重彎曲結構,是奧迪西古典舞蹈最令人驚豔的特徵,這也使舞者呈現出宛如雕像般極致的力與美。 圖為藝術家安延佳珠子,來自Srjan舞蹈學院。除了精湛的舞技外,安延佳珠子的舞蹈呈現出一種陰柔力量中的穩健強度,其情緒表達非常豐沛細緻,只能以juicy 來形容,恰巧也符合了印度拉莎美學「美味多汁」的原意。 (圖片) 陳怡靜

舞蹈架構

奧迪西舞蹈恰如其分地被稱為「移動雕塑」,它是一種優雅、感性、抒情的舞蹈風格,如果必須描述其特徵,只能以美和恩典來詮釋。其討喜的舞蹈結構Tribhangi——這是身體的三重彎曲,令人容易聯想起雕像中極致的力與美。舞者三道彎的姿態超越了身體工學極限,也象徵奧迪西舞蹈有著突破人體限制的驕傲,在極致美學的張力中展現靈魂。從技巧上來看,奧迪西舞蹈具有高度發展的風格,嚴格遵循《樂舞論》與其它兩部表達藝術相關的古籍Abhinayadarpana和Abhinayachandrika中記載的規則與戒律。無論是純舞蹈或敘述性故事,都具有徹底的系統化與全面詳盡的技巧。奧迪西舞蹈最突出且重要的技巧便是身體的各種彎曲(Bhangis),前述的三重彎曲,屬於陰性柔美,是其中最容易辨識的特色。

奧迪西舞蹈的踏步基於方形,腳的基本位置稱為Chauka,屬於陽性動作;腰部或臀部的彎曲稱Kati;踏步過程中伴隨著頸部、腰部與彎曲活動;有時胸部與臀部沿著對角線移動,使之更有雕像的效果;手臂和手的定位也成方形,舞動時藉由遵循方向線移動、側面如抑揚頓挫的起伏以及腰部和臀部的彎曲,來平衡整個身體舞蹈的結構。奧迪西舞蹈的情感情緒和臉部神情的表達是符合正統且柔和的,其與宗教活動和儀式不可分割。除了先前提到的毗濕奴奉愛信仰外,奧迪西舞蹈也傳達了對濕婆神與太陽神蘇里亞,以及夏克蒂女神力量的崇拜。也因此,奧迪西舞蹈幾乎沒有任何舞目是沒有奉愛虔敬的概念。早些時期,只有一曲約45分鐘的舞目,從迎請神開始,以快節奏的純舞蹈結束。現今,比較流行的形式是將原本較長的舞目,分成更多小的單位片段,構成了今天的曲目。

這些項目依序是:首先是隆重向大地之母致意的開啟儀式Bhumi Pranam(又稱作Mangalacharan)、讚揚濕婆神的Battu Nritya,這其中同時包括了純舞蹈與敘述性舞蹈;接著為精心設計的Pallavi曲目,有等長的舞蹈節奏、音樂旋律拉格(Raga)與重複性的節奏模式塔拉(Tala);下一曲是從《牧童讚歌》中擷取出的Ashtapadi,是奧迪西舞蹈中不可或缺的曲目;接下來以奧里亞語言吟唱虔誠歌曲Pada數次。最後曲目是象徵解脫之道的Mokshya(Moksha),舞者全然臣服於神,在這曲目中展現出人類靈魂與神性的幸福融合。在主要打擊樂器Mardala的伴奏與吟唱中,舞者以快節奏的純舞蹈向夏克蒂女神祈福,祈求全民的和諧共處。

奧迪西舞蹈逐漸受到台灣藝術家的關注,越來越多人前往印度學習。 馡琉舞蹈劇場的團長李育容,十幾年前便開始在印度學藝,圖為供養舞蹈巴圖(batu)的示範。 (圖片) 李育容 攝影師:Kunta Chiang

奧迪西的音樂

奧迪西舞蹈音樂融合了南北印度古典音樂的風格與思想,且發展出其創造性的特質。主要搭配的樂器有:雙頭鼓Mridang、班蘇里長笛Bansuri、叮響Manjira、西塔琴和弦樂器Tanpura。奧迪西舞蹈音樂獨立於印度古典音樂系統,但具備印度古典音樂必備的基礎元素,目前的音樂形式已是長期演化變化的結果。

台灣藝術家方筱茜曾於印度舞蹈學院Srjan學習奧迪西舞蹈,多次與印度來台藝術家合作,參與歷屆印度文化節相關演出。2013年起,與來自印度的Rajat組成雙人民謠團體,是台灣目前唯一以印度孟加拉地區鄉土民謠為主的音樂表演團體。 (圖片)方筱茜 攝影師:Ian Chen

服裝

印度每一種古典和民間舞蹈服裝形式,如傳統紡織品與象徵性裝飾品的使用,都反映了其舞蹈孕育地的地域性特色,奧迪西舞蹈也不例外。舞者穿著奧里薩出產的精美絲綢紗麗、身戴銀絲飾品與白色髓花頭飾的裝扮,是奧迪西舞蹈的經典標識。

女性舞者的舞蹈紗麗因奧里薩地區性的編織材質與手法不同,有許多不同精美的款式與風格。有些顏色鮮艷對比,有些賦有在地各種動物植物,如海螺、魚貝等大自然的圖案或代表正面能量的宗教性圖案等。舞蹈紗麗本身的設計也依照藝術家對舞蹈的表達作些許調整,而產生了多種活潑的變化,但大致上必須依照舞蹈的象徵性和活動機能,遵守基本服裝原則。如:奧迪西舞蹈紗麗,下半身縫有圓弧型的扇形布褶皺,除了符合雕像優美形象外,主要使舞者在步伐中獲得最大的靈活度,同時也呼應舞蹈本身圓弧線條的結構。

在寺廟裡跳舞的瑪哈里斯,通常穿著黑色天鵝絨的緊身胸衣,腰部以下包裹著紗麗。有些神廟舞者使用的紗麗上有《牧童讚歌》的故事編織圖,這些紗麗並不容易取得,需要特別製作,也僅用於祭祀儀式舞蹈時使用。當奧迪西舞蹈開始走向表演舞台時,服裝有些許變化,紗麗首先被包裹成單個褶皺布Dhoti的形式,再將裝飾性的紗麗縐褶Pallu置於正面,將之展開來,形成華麗的呈現。

有趣的是,到了現代,為了更加人道,符合舞者的生理需求,傳統舞蹈服裝因而有所改變。現代奧迪西舞蹈大師凱爾盧赫倫•莫帕特拉(Kelucharan Mohapatra)為了因應他的兒童學生,穿戴好舞蹈紗麗後仍堅持上廁所的需求,進而設計出可以輕易脫離褲子的分裁式設計。

使用銀製飾品為全身主要裝飾,是奧迪西舞蹈有別於印度其他古典舞蹈,獨一無二的傳統。這些白銀製品來自奧里薩邦的喀塔克市(Cuttack)獨特的銀絲傳統。其精緻的風格和水平,使之超越印度國界,影響著東南亞文化,成為東南亞傳統的一部分。從腰部垂下的三線銀腰帶是奧迪西舞蹈獨有的;這些珠寶飾品的設計靈感皆來自於寺廟的紀錄,以及中世紀奧里亞相關文獻。

另外,奧迪西舞蹈特殊的頭飾,容易讓觀眾印象深刻。奧迪西舞者的頭冠稱作Mukoot,是精緻的手工植物藝術,只在奧里薩邦東部的普里市製作,是當地獨特的區域工藝。將在奧里薩和孟加拉邦生長,稱為Shola的蘆葦乾燥後,抽出內部柔軟的莖,串上繩子拉緊,形成無數花朵狀,這便是奧迪西舞蹈使用的白色髓花頭飾。這件作品代表了千瓣蓮花,象徵開悟;上方突出的頂尖,代表了賈格納神廟。

年輕男孩舞者哥第寶因男性體格優勢,能進行需要高度專注與體能、類似雜耍技能的舞蹈表演,其獨特性至今都無法被取代。 奧迪西舞蹈國寶級的大師凱爾盧赫倫•莫帕特拉也是出身於哥第寶。(圖片)

今日的奧迪西舞蹈

1947年印度獨立後,印度政府官方基於維護文化遺產與創造民族認同感,對印度舞蹈表達了大力支持的態度,這讓印度各地傳統舞蹈藝術的復興工作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奧迪西舞蹈的復興可歸功於同時為奧里亞詩人、戲劇家和研究員的Kalicharan Pattanayaka的努力;奧迪西舞蹈自此得以被正名,且重新獲得認證。接著,同一時期有眾多經典大師,努力將奧迪西舞蹈從隕落的傳統中翻新,其中被視為奧里薩的傳奇、國寶級的大師凱爾盧赫倫•莫帕特拉(Guru KeluCharan Mohapatra 1926-2004)在奧迪西舞蹈上的貢獻最廣為人知。莫帕特拉大師出身於年輕男孩舞者哥第寶,除了扎實的舞蹈訓練外,他在打擊樂器上的音樂天賦,加強了他對舞蹈節奏與流動的掌握。而他同時在奧里薩傳統的布基捲軸畫(Pattachitra)上的才能,讓其視覺天賦給予奧迪西舞蹈藝術多層次豐富的創新。莫帕特拉大師終生獲得重量級獎項與榮譽無數,他並創辦了奧里薩最著名的奧迪西舞蹈學校SRJAN,由其子、亦為當今有名的大師Ratikant Mohapatra所執導。父子皆榮獲印度最高國家音樂舞蹈學院(Sangeet Natak Akademi)總統獎的最高榮譽獎。

莫帕特拉大師一生作品數量龐大,且來自各地的學生無數。但其子這樣形容這位傳奇性大師:「古魯(老師)從未失去他不苛責的簡樸性格和孩童般的純真;他讓他的偉大輕輕地坐在他的肩膀上,讓他的天賦同他一起玩耍。」莫帕特拉大師則自述,對他而言,舞蹈是修行、教學是法門(dance is “Sadhana” and teaching is “Dharma”)。他說道:「今日,我有數百名學生齊舞蹈,我彷彿與他們全體一同共舞中。只有當無人能將我的舞蹈藝術傳承下去時,我才會感到悲傷。」奉獻心貫穿了莫帕特拉大師的生活與藝術,其生命每一個行動都宛如舞蹈,彷彿持續不斷在賈格納神的蓮花足中獻上供養。在這位大師手中,奧迪西舞蹈來到了新的巔峰,並成為古典藝術形式;然而這是這個偉大的靈魂透過的形式,謙卑而真誠地付出了他對神性的忠誠服務。

透過舞蹈,凱爾盧赫倫•莫帕特拉大師彷彿能與賈格納神進行心靈對話;舞蹈是他一生最忠誠的信仰與喜悅。 (圖片) SRJAN

推薦影片

來自SRJAN,Sujata Mohapatra演繹奧迪西舞蹈的開啟祈福儀式 Odissi Mangalacharan’ – Sujata Mohapatra

參考文獻

“Guru Kelucharan Mohapatra.” Srjan. https://www.srjan.com/GuruKelucharanMohapatra.php (Retrieved 2016.)

“Odisha.” Maps of India. https://www.mapsofindia.com/orissa/ (Retrieved July 17, 2019.)

“Odissi, Indian Classical Dance.” IndiaNetzone. https://www.indianetzone.com/1/odissi.htm (Retrieved March 28, 2012.)

Pani, Jiwan. “Odissi.” Indian Dance: The Ultimate Metaphor. Chicago: Art Media Resources Ltd, 2000.

Rath, Punya Prava. “Life and times of Kelucharan Mohapatra through students’ eyes.” Odisha Sun Times. https://odishasuntimes.com/life-and-times-of-kelucharan-mohapatra-through-students-eyes/ (Retrieved January 8, 2018) Venkataraman, Leela. “Odissi.” Indian Classical Dance: Tradition in Transition. Delhi: Roli Books, 2004.

延伸閱讀:【印度古典舞系列五】美和恩典的雕像:奧迪西舞蹈 Odissi(上)
© 此篇文字著作權屬於Niki Saraswathi ,若須引用,請先告知。
© 2019 Niki Saraswathi All Rights Reserved 

勿擅自挪為己用,如:個人文章發表、講座、上課講義、表演文宣等任何商業或非商業用途。
請參閱: 部落格常見錯誤著作權概念及常見授權方式』

【印度古典舞系列五】美和恩典的雕像:奧迪西舞蹈 Odissi(下)” 有 1 則迴響

  1. 引用通告: 【印度古典舞系列五】美和恩典的雕像:奧迪西舞蹈 Odissi(上) – Niki Saraswathi 南亞藝術傳承在台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